臺灣大學_標題 主選單
校園焦點標題
:::

潘子明教授研究團隊證實紅麴可對抗阿茲海默症
研究結果榮登知名期刊《神經科學研究》!

 微生物與生化研究所潘子明教授研究團隊,經過長期動物實驗,證實紅麴的發酵產物有抗氧化、抗發炎及抑制阿茲海默症類澱粉樣蛋白沈積的作用,可延緩病程惡化,並有改善記憶學習功效。這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發現,已刊登在國際知名科學期刊《神經科學研究》(Journal of Neuroscience Research),引起醫學界高度關注!

 研究團隊針對紅麴與阿茲海默症進行一系列研究,在老鼠大腦海馬迴注入類澱粉樣蛋白,讓老鼠罹患阿茲海默症。再將老鼠分組,連續廿八天為老鼠注射類澱粉樣蛋白,再比較每日餵食一倍劑量和五倍劑量NTU568菌株生產的紅麴米,和未吃紅麴米老鼠的記憶學習能力。

 研究結果顯示,吃紅麴米的老鼠確實比較聰明,碰到危險時懂得迴避,參考記憶和工作記憶較好,能在較短時間內找到目標。解剖老鼠的大腦,吃紅麴米的老鼠腦中類澱粉蛋白沈積明顯較少,雖然大腦繼續受類澱粉蛋白破壞,但紅麴發揮保護效果,阻止類澱粉蛋白纖維化,並減少在大腦海馬迴組織的沈積。

 研究團隊也發現,紅麴可提升神經保護因子的生成,改善記憶學習能力,避免膽固醇與高熱量飲食造成的阿茲海默症病情加重。這些研究今年已陸續刊登在《Applied Microbiology & Biotechnology》應用微生物與生物技術雜誌網站,並再次受到神經科學研究雜誌青睞。

 潘子明教授表示,中國人對紅麴應用在膳食及醫療已有千年以上歷史,紅麴菌含許多具生理活性的代謝物,目前研究較完整的成分包括降膽固醇合成功效的monacolins、降血壓功效的γ-胺基丁酸(GABA),加上它含有抗氧化物質,多元效能未來可做預防阿茲海默症之用。依動物實驗推算食用劑量,相當於每人每天食用二公克NTU568紅麴米,即可發揮保健功效;臺大目前正進行技術轉移,未來可望開發成保健食品。

 潘子明教授也強調,並非所有的紅麴菌株都有保健功效,不同的發酵方法也影響功效,因為紅麴中含有一種抗菌物質citrinin,對腎臟有毒害作用,如何降低毒性,提高有效成分才是關鍵。

被動迴避試驗
被動迴避試驗設備
水迷宮試驗
水迷宮試驗設備:水迷宮試驗使用一圓形貯水池,其內放一可移動之休息平台
迷你馬達
輸注類澱粉樣蛋白之迷你馬達,大小約與一般膠囊相同
ENGLISH 行政組織 認識台大 服務資源 研究發展 常見詢答 學術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