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於98年1月14日(週三)上午10時30分,舉行研究成果發表會,醫學院施庭芳教授與田蕙芬教授的研究團隊,發表一項突破性研究成果,利用常規的磁振掃描並結合一套創新的分析模式,可準確的評估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患治療的效果與存活。這是一項快速、非侵入性而且可以重覆測量的影像方法,此項創新的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上血液學科的頂級期刊「Blood」上。
傳統上血癌病患的診療,必須接受骨髓穿刺或切片。切片取得的血管新生的數據,只是靜態的,無法得知其異常血管之血流動態或滲透性的改變,更不能重複測量新生血管的即時性變化,使得診斷及治療的效果受到很大的限制。
施庭芳教授的研究團隊多年來一直努力探討骨髓內的血流灌注,以非侵入性的動態磁振掃描,加上精密的影像數據分析及成像軟體的研發,完成一套創新而有效的診斷測量模式:病患只須接受少量(約十至二十毫升)顯影劑注射及不到五分鐘的影像掃描,而不須承受穿刺切片的痛苦、也無輻射線,即可獲得大區域和全方位的骨髓血流變化參數,可用來偵測異常血管數量及滲透性的瞬間微量或功能性變化,更可呈現出治療前、中、後癌細胞周邊血管新生的血流量變化,是有效評估血癌病患骨髓血管新生的影像生物指標。
根據施教授研究團隊近五年的研究,成功地測得人體即時性的骨髓血流灌注,得知人類的骨髓血流灌注在男女間有著極大差異,且血流量在個人年齡二十至四十歲為最高峰,隨後逐年下降,呈線性相關;這項結果也已發表於放射線科學的頂級期刊。同時,也發現血癌病患的骨髓血管新生遠高於同年齡同性別正常人的五倍以上。不但血管數量增加,血流灌注量加大,連滲透性的功能也產生劇烈變化.利用這套技術就能即時觀測這些活體的變化。同時,根據此項指標可以精確的預測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患的治療、癒後及存活。並且在治療過程中,隨時可監控骨髓病變對藥物的療效,作為繼續治療或改變用藥的參考。甚至對於正常染色體且風險不明確的病患,也能進一步提供分析及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