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_標題 主選單
校園焦點標題
:::

本校師生前往北京大學舉辦臺灣大學日
拓展兩岸學術交流新疆界

本校積極追求卓越,邁向世界頂尖,一向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並掌握任何得以深化國際化之機會。日前北京大學邀請本校前往舉辦「臺灣大學日」,本校考量認為此乃學術合作發展之契機,決定接受邀請由李校長於本(99)年12月20日與校內師生組成完整團隊,赴北京大學與該校共同舉辦「臺灣大學日」活動。

「大學日」是北京大學與海外姐妹學校發展交流的一種重要型式,近年來該校已與世界知名大學牛津大學、耶魯大學、雪梨大學等成功舉辦「大學日」,各校受益良多。臺大向居兩岸三地華人高等教育之重要地位,該校為加強與本校之校際交流、增進學術合作,乃邀請本校舉辦「臺灣大學日」交流活動。

本校國際化之進程積極、步履穩健,對兩岸學術發展的推動不餘遺力。此次北京大學之邀請,除能深化本校與該校學術合作、人才培養與文化交流外,並將促使大陸高等教育單位及學生對本校有更深刻之認識與了解,機會誠屬難得,本校爰組成行政與各學術領域完整之師生團隊,由李校長領隊前往,藉由交流展現臺大各項實力,擴大影響力。「臺大日」活動包括:李校長演講、本校駐北京大學聯絡處揭牌儀式、學術及行政單位交流、二校學生論壇及藝文展演等活動;明(100)年北京大學亦將回訪至本校舉辦「北京大學日」。期望藉此開啟嶄新的合作關係與對話模式,拓展兩岸學術交流新疆界,帶動開創全球高等教育新格局。

李校長以「多元文化的臺大-與北大的時空交會」為題,揭開交流活動之序幕;從時間軸與空間軸,回顧了兩校間的三次時空交會,第一次的時空交會(1895-1899),由於爆發中日甲午戰爭(1895),將臺、澎割讓給日本,促使兩岸之高等教育各自萌芽發展;如:1898年12月京師大學堂開學,此乃北京大學的前身,而臺灣大學醫學院的前身--『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亦於1899年正式成立。北大人在臺大第二次的時空交會發生於1945至1970年間,1945年 11月15日將「臺北帝國大學」改名國立臺北大學,並於同年12月經行政院核定校名為「國立臺灣大學」,在此時期很多學者渡海而來,包括「外省人」及返鄉的臺灣人,這些學者將日語文化環境的臺北帝國大學轉變為國語文化環境的國立臺灣大學,並擔負起傳承傳統中華文化的重任。但卻在其後陷入兩岸隔絕時期(1950-1989),促使當時的傅斯年校長(曾任北大教授)做出2項因應對策,以避免人才流失、學術研究中斷之窘境,亦即自行培養優秀師資或鼓勵出國留學,此期間所培養之人才不計其數,不論是在教育界(李遠哲、田長霖、楊祖佑…)、人文藝術界(白先勇、羅曼菲…)、產業界(辜振甫、林百里、李焜耀…)、等各個領域均有傑出、傲人之表現。

兩校第三次的時空交會(1989-2010),係在兩岸往來日益密切的背景下所產生,1989年孫震校長在美國舊金山參加環太平洋大學校長會議,遇到北大丁石孫校長,同意展開兩校交流,後因遇到種種變化及困難,才於1995年陳維昭校長至北京大學簽訂交流協定,促成教師、學術間的自由交流;2005年兩校達成交換學生的協定、2010年10月簽署了《北京大學與臺灣大學策略聯盟備忘錄》和《北京大學與臺灣大學合辦雙學位計畫備忘錄》,特別就雙學位辦法、互動教學、院系主任會議等項目做實質約定,估計將能拓展雙方學生國際視野,加強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李校長最後引用傅斯年校長的名言:「貢獻這個大學于宇宙的精神」,闡述其治學理念,並冀望兩校積極追求真理、培養卓越人才以造福宇宙社會的精神永遠不變。

李校長演講後,本校各行政部門主管,包括:蔣丙煌教務長、馮燕學務長、沈冬國際長和陳基旺研發長,亦針對其業務現況分享本校經驗。其後,李校長與北大周其鳳校長共同為「臺大駐北大聯絡處」揭牌,希藉此聯絡處達成推進並落實學術、藝術、文化交流等目標。當日下午並安排有北大學生訪問李校長之時段,訪談會中李校長以其親切、幽默的方式為北大學生一一釋疑,並勉勵同學應積極培養「創意」,以增進自我之競爭力。

此外,本校教授亦至北大各院系做學術研究交流,期使北大教授對臺大學術研究現況有進一步了解,俾為日後合作之基礎。而兩校學生社團亦盡情交流互動,並以「綠色校園」為題,舉辦學生論壇。越夜越美麗的「臺大日」活動,亦在「臺大之夜」中,經由兩校學生的優美歌聲、曼妙舞姿、神奇魔術及逗趣的布袋戲表演中,幸福而圓滿地落幕。

此次「臺大日」多元的交流活動,不僅增加兩校「質」與「量」的合作基礎及經驗分享,並為兩岸高等教育之全面交流奠定優良典範!期待明年杜鵑花節在臺大所舉辦的「北京大學日」,相信屆時兩校之交流合作將能更有突破性之進展!

ENGLISH 常見詢答 學術單位 行政組織 認識台大 服務資源 研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