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生之反服貿黑箱抗爭活動,造成部份學生、民眾及執法人員受傷,本校深表遺憾。基於關懷學生,維護國家民主法治的立場,希冀雙方本於平和理性的方式解決爭議,懇切呼籲如下:
一、 學生關懷社會議題,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乃年輕學子對國家事務的關切態度,應予以高度肯定。但其行動仍應遵循法治國家精神,展現民主風範。
二、 關於服貿爭議,政府及學生應本於理性思辨,以積極討論的方式,尋求合法合理的解決途徑。
三、 政府處理學生活動,宜本於寬容對待的立場,以民主溝通對話的方式,取代強力驅離的行動。對於強制驅離行動,造成部份學生、民眾及執法人員受傷之情形,本校深表遺憾,並呼籲政府對於受傷學生、民眾及執法人員,給予妥適照顧。臺灣大學有關學運罷課的聲明
臺灣大學為教育單位,保障學生的受教權與教學的正常運作為本校首要考量,學生罷課尚非所宜,並非解決爭議之最佳途徑。
個別課程在確保學生受教權與符合教育部規定的前提下,經授課教師與學生自主決定,對授課地點與時間有所調整者,本校給予尊重。
318學運校園因應事略
一、 本校學生參與反服貿黑箱作業學生運動,基於維護學生安全之立場,本校校長親自指示相關人員對本校參與學生提供必要之協助,進行以下工作:
- 同意提供社會科學院大禮堂及公衛學院一樓大教室,作為學生休息場所。
- 與本校附設醫院保持聯繫,隨時掌握是否有受傷人員至醫院接受治療,及是否有本校學生前往治療。
二、 為關懷本次學生運動事件發展,本校校長、各一級主管及相關人員均與本校參與學生保持密切聯繫。學生代表若有需求學校提供協助時,均得以手機電話、簡訊或電子郵件等方式,直接與本校聯絡。本校校長並多次與本校學生領袖直接聯絡,表達關懷之意,並提醒注意安全。
三、 在本月24日發生於行政院之學生與警方衝突事件,本校除立即掌握事件發展狀況、發佈對本次事件之聲明外,並與本校附設醫院保持聯繫,隨時瞭解學生受傷情形。
四、 經由本校附設醫院通報,自3月18日起至24日止,本次學生運動事件共97位學生、民眾與執法人員送醫,僅二位承認是學生,其中一位為本校學生,於本月23日20:21到本校附設醫院,受傷情形為:局部、頭皮撕裂傷,於擦藥24分鐘後離開,此外並無任何學生住院治療。
五、 為保障學生受教權益,教務處隨時掌握各系所上課情形,3月25日:上課數1098門、停課數11門、停課率1%、異動課程5門。
國立大學校院協會誠摯呼籲與強烈建議建立機制弭平歧見
自3月18日至今,學運持續延燒,我們對目前社會現況,包括在大學校園內所呈現的動盪及危及社會的和諧發展,感覺非常不安,更不樂見同學們的學習受到影響,甚至中斷。因此,我們希望能夠建立機制,儘快弭平政府與學生雙方的歧見,讓目前的僵局早日落幕。
在此,我們首先要表達,肯定學生們為了社會和國家更健全發展所做的努力,也支持學生追求民主程序之主張。我們也堅持大學自主,反對大學運作受到外界的干擾,以落實學生的自主學習。當然,我們也要提醒學生不可跨越法律界缐,造成不必要的衝突。因此,我們強烈呼籲不應讓幾天前在行政院的不幸事件再度發生,同時要求政府能以柔性的手段處理一切爭端。
我們誠摯地呼籲,建請政府強化溝通對話的管道,回應民間與學生的需求及凝聚共識。最後,我們強烈建議,可以透過由不具政黨色彩的公正團體,包括社會賢達、學生家長、工商團體、專家學者等代表組成的溝通平台,提供學生與政府進行有效及實質之對話,使目前的紛爭能夠早日平和收場,讓學生儘早回歸校園,應是全民及國家之福。
國立東華大學校長 吳茂昆
國立交通大學校長 吳妍華
國立中興大學校長 李德財
國立陽明大學校長 梁賡義
國立臺灣大學校長 楊泮池
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國立中山大學校長 楊弘敦
(以上以姓氏筆畫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