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賀傑出校友許倬雲教授榮獲唐獎漢學獎 臺大將致力成為國際漢學研究與人才培育重鎮
高深寬比微結構之創新性具高信噪比光學關鍵尺寸量測技術
近年來,封裝技術的立體化已成為延續摩爾定律的主動力,以因應對縮小元件尺寸和提升元件效能的需求。在這個技術中,高深寬比(High aspect ratio, HAR)的微結構,例如矽穿孔(Through silicon vias, TSV),即被用於提供晶片堆疊層與層間的連接,以實現晶片間的垂直整合。然而,隨著晶片堆疊層數的持續增加,高深寬比結構的品質控制已經成為線上製程控制的挑戰。主要是因為當前高深寬比結構的關鍵尺寸(Critical dimension, CD)必須以離線方式進行量測,且量測過程中需要對樣品進行切片,再使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來從結構的橫切面量測結構的尺寸。這種量測方式不僅會破壞結構,同時也非常耗時。
鑒於光學量測方式具有非破壞性、快速、非接觸性等潛在優勢,研究團隊發展一種具有高信噪比(SNR)的創新光學關鍵尺寸量測技術。透過白光雷射(超連續雷射)的高空間相干性和創新顯微光學架構的設計,可顯著提高量測的空間解析度和量測光效率。因此,團隊所開發的光學量測技術可以突破現有光譜反射術(Spectral reflectometry)和散射量測術(Scatterometry)的限制,例如量測景寬(FOV)受限於只能獲得在量測大範圍照明區域內的平均關鍵尺寸資訊,以及當量測深度較深的結構時,可能會受到信噪比不佳的問題影響。進一步,此技術可改善量測高深寬比結構時的量測速度和量測精度。
團隊所開發的光學關鍵尺寸量測技術,同時有效建立直接與逆向量測關鍵尺寸的方法。直接量測方式是對量測訊號進行直接分析,結構頂部尺寸以影像式量測;結構深度則利用對量測的反射光譜訊號進行傅立葉分析(Fourier analysis)所獲得。此外,研究團隊還開發一種逆向量測方式,利用時域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FDTD)建立光學系統的電磁模型,並利用粒子群最佳化演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對實驗量測訊號與電磁模擬訊號進行擬合,以重建出多個結構的關鍵尺寸參數,包括TCD、BCD、深度等各種CDs。研究中對這2種量測方式的量測原理、模型建立程序以及誤差來源分析都有詳細解釋和討論。實驗結果證實,在系統中使用150倍物鏡時,光斑尺寸約為1.2 μm,因此可以實現高空間解析度和單一微結構的關鍵尺寸量測。在一個量測公稱深度為80 μm的TSV範例中,深度量測的信噪比與使用非同調光源相比可提高約28倍。總體而言,直接量測方式的量測值與SEM的量測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30次量測下的偏差值低於SEM量測值的2.5%,標準差低於20奈米。
此研究成果已於2023年3月10日發表於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期刊: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3816623000921
當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