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臺大應力所教授李世光榮獲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院士
葉素玲教授團隊發現臺灣老人沒有「恐怖谷理論」現象。
臺大心理學特聘教授葉素玲致力為AI機器人研究,提供更多心理學思考面向。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不只是一句朗朗上口的廣告詞,更是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終身特聘教授葉素玲身為心理學家的使命。
隨著臺灣社會邁向高齡少子化,在人力短缺的情況下如何利用智慧科技改善長者照護所遭遇的困境,已成為重要的課題。身兼臺大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的葉素玲教授致力於拓展心理學研究,跨領域整合人工智慧(AI)和心理學,帶領心理學團隊和中心主任傅立成教授的電資團隊,共同設計關懷長者身心健康、更貼近長者需求的溫暖科技。期盼從需求面(心)出發來設計智慧科技產品,創造和智慧科技共存共榮的未來。
隨著ChatGPT帶來的震撼,探討AI對人類內在如認知(包括注意力、記憶力、創造力)、人際關係、和環境的關係等3方面的影響,已然是心理學家重要的任務之一。此外,也須了解人類,尤其是長者,真正的需求是什麼,人類更需了解、認識自己,方能有真正符合需求的智慧科技。
葉素玲教授所帶領的心理團隊結合多項認知、情緒、注意力、和人際網絡研究,發展互動型智慧科技,例如運用AI機器人將紙本問卷內容,轉化為親切的日常聊天對話,可作為各項評估、偵測、和改善,也可協助長者進行認知訓練。其實驗室的研究結果顯示,「被需要」也是人類的重要需求,這點對於在照護過程中,長者們自身「被需要」的主動與能動感容易被忽略,是個重要的提醒。在AI時代,資料的安全性、隱私、尊嚴、自由等關鍵字,更是不可忽略的面向。
臺灣長者沒有恐怖谷效應
「恐怖谷效應」指的是人會偏好外觀像人的機器人,但當機器人和人類外型高度相似卻不完全相同時,喜好程度會急遽下降,形成恐怖的感覺。過去的研究以年輕人為對象所廣為大家接受的恐怖谷效應,葉教授則發現臺灣的長者沒有恐怖谷效應,長得越像人越喜好。此外並發現,長者偏好人型機器人、可聲控、能偵測危險、協助家事、柔軟觸感、具正向表情等,原先對機器人的低接受度也可因實際互動而改善。建議未來智慧科技設計宜針對不同年齡族群提供不同外觀和功能,才能更有效地發揮功能。
AI 協助利他永續的目標
除了智慧照護,AI機器人亦可協助永續發展。葉教授的研究團隊發現機器人比平板更容易說服人類主動進行垃圾的回收分類。她相信,AI的發展,也能促進更多永續的目標(SDGs),在與AI協作的過程中,不可忽視關懷人心的面向。
隨著AI的浪潮席捲全球,葉教授指出,「以前是勞力被取代,現在是智力被取代。」AI機器人的確可協助許多工作,但無法取代人類角色,人之所獨特,是具有勞力與智力之外的意識的力量。因此,她認為,身為心理學家有責任思考如何運用專業設計出符合人性的輔助工具,並依心理學的諸多基礎研究,在此AI時代,提供規劃幸福永續家園的樣貌藍圖,為世界帶來福祉,實踐永續利他的社會。
葉素玲教授介紹: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心理學博士,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終身特聘教授,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教授。現任臺灣大學理學院副院長、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獲教育部學術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臺灣大學教學傑出獎等獎項。致力於多種心理學議題的研究,諸如視、聽、觸、嗅、味等各種感官訊息的處理、注意力與意識如何影響人類感知的世界、以及如何擴展這些基礎研究的成果到應用面。近年來感興趣於身心靈的議題,期許心理學的研究能饒益他人,使生命更圓滿。
當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