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臺大應力所教授李世光榮獲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院士
大臺北地區長期(1994-2019年)空氣汙染物之濃度分布圖。
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及預防醫學研究所程藴菁教授與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陳人豪醫師的研究團隊。
高濃度空氣污染物暴露與老年失智症的關聯性已逐漸確立。然而,許多地區的空氣汙染物濃度並不高,加上長輩待在家中的時間較長,室內外雙重空汙對於失智症的影響亟待釐清。臺大公共衛生學院、臺大醫院、生農學院、理學院跨領域合作研究,發現長期暴露於低濃度(低於空氣品質標準)的懸浮微粒及室內通風不佳的環境,會提高社區老年人認知功能障礙(失智症的特徵)的風險,研究成果於2023年2月獲登於重要期刊 Environmental Research。
由於失智症進展緩慢,空氣污染對於認知功能的影響需要長期的觀察才能夠釐清二者間的關係。在科技部的經費支持下,此研究由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及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程藴菁與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醫師陳人豪所帶領的研究團隊,於2011年建立「臺灣老年流行病學研究」。該研究對未失智的社區老年人進行每2年1次的認知功能評估,並於多年前陸續加入全球數個研究聯盟,期望於臨床前期找出相關風險因子,進而預防老年人發生失智症。
此研究與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余化龍教授合作,蒐集14至25年室外6種空氣汙染物: [細懸浮微粒(PM2.5)、粗懸浮微粒(PM2.5-10)或懸浮微粒(PM10), 臭氧(O3), 二氧化氮(NO2), 二氧化硫(SO2), 一氧化碳(CO)]的暴露濃度,以貝氏最大熵法,對於每位長者進行暴露評估。
由於空氣汙染物之間的相關性很高,導致以往研究大多僅能探討1或2種汙染物對於人體健康的影響。因此,此研究與統計與數據科學研究所教授丘政民合作,首次提出「多(6種)污染物」模型,以反映人體暴露於多種汙染物的實際情形,以及其對於人體認知功能的影響,提供未來研究參考,為該領域的重要突破。
室內空氣汙染種類多、變異大且評估不易。以往相關研究少,且侷限於室內汙染性燃料(木頭或煤炭等)的暴露。然而,長者在室內時間長,且臺灣居民大多使用乾淨的燃料(瓦斯)烹調,所以暴露情形與過去的研究不同。再者,流行病學研究的人數較多(數百至上萬人),不易進行家戶室內空氣品質測量。因此,此研究與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教授陳佳堃合作,基於流體力學的基礎,以門窗開闔及通風設備的使用建立室內「通風分數」,提供未來評估室內空氣品質的重要替代指標。
此研究的重要發現在於,長期暴露於室外低濃度的空氣汙染物及室內空氣品質不佳,會增加長者認知功能障礙或失智症發生。期望未來臺灣環保署修訂空氣品質標準時,能參採研究發現,並重視室內空氣的品質,以降低空氣汙染對於長者健康的影響。研究團隊感謝科技部、臺大公共衛生學院、臺大醫院及其他學院合作教師的支持。
Environmental Research全文 :https://doi.org/10.1016/j.envres.2023.115483
當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