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校96年校慶慶祝大會
宋恭源先生頂尖研究講座科普演講及2位諾貝爾獎得主聯合論壇。
宋恭源先生頂尖研究講座科普演講及2位諾貝爾獎得主聯合論壇。
2位諾貝爾獎得主阿蘭·阿斯佩 (Alain Aspect) 教授與李遠哲院士,於2024年10月15日齊聚臺灣大學,出席備受矚目的科普演講與聯合論壇,分享他們對量子物理與現代科學挑戰的見解。這場活動吸引許多大學與高中學子到場參與,現場座無虛席;許多無法親臨現場的大眾及外國人士也透過線上直播共襄盛舉。
活動首先由臺大校長陳文章致辭,簡述2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卓越貢獻,李遠哲院士是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斯佩教授是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陳校長指出,臺大一向重視國際學術交流,在光寶集團創辦人宋恭源先生的慨捐下,臺大藉由設立「宋恭源先生頂尖研究講座」,邀請世界上傑出學者到臺大發表演講與合作事宜,讓臺大在國際學術舞台上扮演積極促進科學交流與合作的角色。隨後,李遠哲院士也發表致辭,並回顧他在交叉分子束反應動力學的先驅性研究。
接著,阿斯佩教授進行題為「從愛因斯坦的洞察到量子科技:2次量子革命」(The two quantum revolutions : From concept to applications)的科普演講。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量子物理的理論發展,「愛因斯坦–波耳」之間的爭論、證實「貝爾不等式」違反的實驗以及這些理論與實驗如何推動現代科技的應用。他介紹量子物理學的2次革命,第一次量子革命起源於20世紀初發現的量子現象與波粒二象性,開啟量子力學的時代,並引領雷射與積體電路的開發。而隨著當今對量子物件的控制技術,更得以進一步利用量子糾纏,在第二次量子革命時期,開拓量子計算、量子通訊與量子計量學的研究與應用。
演講結束後,2位諾貝爾獎得主進行聯合論壇。從科學研究在不同場域的特色談起,2位得主點出業界專注於短期應用,學界致力於長期突破,2者相輔相成,共同推動科學發展。面對龐大的AI浪潮,2位學者強調要依人類的智慧善用AI工具,將節省的時間投入解決更重要的課題。針對跨領域合作,李院士表示科學研究者無須將自身侷限於特定領域的分類;阿斯佩教授則認為跨領域的研究固然重要,但應該首先深入探討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再逐步向外延伸,並透過交流與對話自然促成合作。他鼓勵學生相信自己的研究方法,因為有時這些方法可能會在其他學科中找到應用。最後他也強調,科學家肩負著推廣科學方法的責任,並應致力於建立公眾對科學研究成果的信任。
活動結束前,2位諾貝爾獎得主勉勵莘莘學子運用科學方法解決重要問題,並勇於面對挑戰,「將不可能化為可能」。阿斯佩教授強調,應對氣候變遷等議題,需要來自物理學到社會學等多學科的科學方法。活動以輕鬆的氣氛結束,李院士更向阿斯佩教授發出挑戰:「阿斯佩教授,我們希望您再度來訪,不要說這不可能!」現場觀眾則對於2位智者的詼諧報以熱烈掌聲。
此次活動為臺灣年輕學子提供與世界級科學巨擘近距離互動的機會,激勵青年在未來的學術生涯中勇於探索,迎接新時代的科技挑戰。
■ 延伸閱讀
自由時報「台大迎2位諾貝爾獎得主 艾斯佩特談二次量子革命」: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831672
風傳媒「量子革命先驅阿斯佩訪台!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盼『法台合作研發量子科學』」:https://www.storm.mg/article/5255901
(臺大物理學系教授林俊達、碩士邱偉恩及碩士生李承霖、史研思協助整理稿件。)
當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