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_標題 主選單
校園焦點標題
:::

績優通識課程:「全人」與「博雅」教育理念的具體實踐

 「個別型通識教育改進計畫」於每學期執行完成後,依據各計畫活動出席率、課程內涵、教學助理帶領小組成效、課程網頁內容等相關資料評選出績優計畫,94年度第2學期績優通識課程為「歷史轉捩點」、「中英詩賞析」、「物理與人類文明」、「生物的演化與絕滅」、「植物與糧食」等五門。這些績優通識課程或強調人文與科技的對話融合,或激發同學對所處之人文、自然社會的關懷,或陶冶臺大同學的人文涵養與藝術鑑賞能力,或以史學角度切入,拓展臺大同學的史觀與世界觀。多元而豐富的課程內容,充分反映臺大通識課程改進計畫「全人教育」與「博雅教育」的理念。

9 4 年 度 第 2 學 期 績 優 通 識 課 程

課程名稱:中英詩賞析 授課教師:外文系 江文瑜副教授

 教育的目的不應只是知識的累積,更應該是觀念的啟發、創造力的激發、熱情的迸發,以及學習如何解決生命的逆境與困難。然而,絕大多數的台灣的大學教育因過於重視「專業訓練」,以致於大學教育變成傾向於「職業訓練所」的狹小格局,教育中最重要的通識教育反而淪為附屬的、不被重視的科目。

 柏拉圖曾說:「詩比歷史更接近重要的真理」,Horace則認為:「詩人是人類最原始的導師」。「中英詩賞析」課程以在人類的文學藝術、思想、創造力、心靈啟發上,扮演極重要角色的「詩」作為切入點,進行與詩相關、兼具知性與感性的議題討論。

 在知性方面,本課程介紹精選的中、英文好詩,使修課學生喜愛、欣賞、分析「詩」這個探觸人類語言、心靈、社會與歷史的文類,並比較中文現代詩與英文詩中不同的思維與文化觀點;感性方面,則透過與詩相關的活動,提升生活觀察及生命體驗的敏銳度,提升心靈層次的喜悅與感動,並激發出對生命的熱情。詩的本身即具有創新與啟發的本質,本課程藉由「詩」,讓學生跳脫傳統思維,更進一步具備活潑與批判力的思維模式。【資料提供:江文瑜副教授】

課程名稱:歷史的轉捩點 授課教師:歷史系 古偉瀛教授

 教育的目的不應只是知識的累積,更應該是觀念的啟發、創造力的激發、熱情的迸發,以及學習如何解決生命的逆境與困難。然而,絕大多數的台灣的大學教育因過於重視「專業訓練」,以致於大學教育變成傾向於「職業訓練所」的狹小格局,教育中最重要的通識教育反而淪為附屬的、不被重視的科目。

 本課程中彙整古今中外的歷史中若干重要的轉捩點,包括波希戰爭、基督宗教興起、文藝復興與地理大發現、啟蒙運動、近代中國與臺灣…等主題,內容涵蓋政治、宗教、經濟、人文藝術…等面向,以深入淺出的授課模式,針對史上重大事件進行綜合論述。首要目的在於幫助修課同學重新發現讀史樂趣,引發同學自行研讀其他歷史著作的興趣,進而深度認識歷史上的關鍵人物或事件,掌握到若干共通的歷史知識及方法。其次,為期望同學對歷史上重要關鍵有所掌握,進而體認歷史知識的可能用處。此外,本課程亦幫助同學在了解天下古往今來的轉折變遷後,將其融入個人生活中,有助於同學對於生命經驗中各項事件之輕重緩急,進行較為清楚的概念及安排。【資料提供:古偉瀛教授】

課程名稱:物理與人類文明 授課教師:物理系 陳永芳教授

 現代人的生活無一不受物理學的影響。相對論解開了原子能的祕密,打破了時空固定的觀念;宇宙學的發展開啟了太空科學的探討,並給予開天闢地另一番解說;量子論的發展更導致了物質文明,電腦科學的突飛猛進,也解答了物體內部最基本的構造。因此要瞭解現今人類精神思想與物質世界的演變,物理知識是不可或缺的。

 正由於科學如此昌明,它深深駕馭了整個世界,如今科學已操縱了我們文化的特質、哲學的思維,它推翻原先已存在的意義、價值與目的,然而它所提供的卻是缺乏人性價值及目的,且十分隨意的。此外,為了科技發展而污染自然環境,為了農業開發而槽蹋原始森林,為了人類學研究而褻瀆先人墓園,為了醫學實驗拿無辜動物開刀…,上述種種,使道德倫理成了抽象名詞。科學對物質文明有不可否認的偉大貢獻,然而如不正視其對精神文明的影響,這會是一種危機,靈魂的喪失將導致物質文明高塔崩潰。科學必須回歸人本的大架構之下,才會有正確的發展方向。

 「物理與人類文明」的課程目的,主要在於闡述物理學的研究成果對人類文明進展的影響;反之,亦會說明人文環境如何影響到物理學的進展。內容則包含過去已發生者,現在正在進行的事件以及未來可能發生的衝擊。課程講解方面,以深入淺出,容易理解為主,不牽涉任何高深數學,以簡單的圖像為主,期望各領域的學生對物理科技的發展皆能有深刻的體會。

 除了課堂講述,本課程亦安排適當的課後討論,設定數個具有思考性的問題,例如:近代科技為何沒有發源在中國、未來科技社會的發展……等,以開放性的題目引導學生對上課的內容更進一步主動思考,並上台發表、分享討論心得。同學們藉著熱烈的參與及互動,對於課程內容的體會與瞭解大為提升。【資料提供:陳永芳教授】

課程名稱:生物的演化與絕滅 授課教師:地質系 魏國彥教授

 生命的起源與多樣化是「珍稀地球」上獨享的歷程,「生物的演化與絕滅」課程敘述這一套歷史,並以演化論來剖析。然而,演化論的影響並不限於解釋生命的歷史,它也形塑了當代人的歷史觀與宇宙觀,較明顯的表徵是對上帝角色的質疑,因而有「神創論」與「演化論」的對峙,進而動搖人類「倫理」的基礎,「自由意志」的定位,乃至價值與意義的終極源頭。表現於近代歷史的則有「社會達爾文主義」、「優生學」之類的歧途與悲劇。本課程由地球起源與生命的起源說起,遍歷各類繽紛生命的起源與興衰,最後終於對人類處境的檢視與徬徨。

「生物的演化與絕滅」課程第一討論小組的辯士名嘴們
臺大通識課程的開放性與高度互動,讓來自不同領域的同學們獲得充分的交流機會。圖為「生物的演化與絕滅」課程第一討論小組的辯士名嘴們,於地質系會議室留下充滿紀念性的合影。

 本課程內容「史」、「論」交互出現,相互調劑,讓修課同學按地質時間之順序先分段認知生物演化與絕滅的「歷史事實」,然後再就相關的內容作學理上的閱讀與討論。課程設有專屬網頁,課堂講授所用的幻燈片集(Powerpoint Files)於講授後公布於網站供同學課後複習、參考之用,小組討論題目則於上課前1至2週公布於教學網站上,鼓勵修課同學上網表達意見。本課程採取引導式的討論方式,先由教師在每次討論開始前,針對當次議題加以說明,指出議題的多元角度或不同學派的觀點,再由由教學助理協助同學進行分組討論,教師則於巡視各組討論的過程中適時加入,幫助澄清論點或引發討論。活潑、開放的相互論辯過程,促使同學主動且積極地汲取知識,為課程帶來相當正面的教學成效。【資料提供:魏國彥教授】

課程名稱:植物與糧食 授課教師:農藝系 劉麗飛教授

 本課程主旨為使同學了解並關懷人類與植物間相依存的關係:植物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人類選擇植物加以栽培生產,用來提供食、衣、住、行、及健康所需,農耕的發達則與人類文化及社會的演變互相影響,而未來面臨人口增加的危機,更是惟賴糧食增產才能解決問題。本課程涵蓋不同角度來講授植物生產與人類的關係,包括植物特性、栽培管理技術、自然環境、歷史、地理、人文、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

 課程進行方式十分多元,除了課堂講授外,小組討論亦為本課程重心,主題於課前公佈,鼓勵同學提出不同的思考方向,或由不同角度切入,報告呈現方式則用辯論、會議、新聞報導、廣告或戲劇等多元方式呈現。此外,更安排實地參訪活動,藉由參訪有機蔬菜農場、農業改良場等地,結合課堂講授課程與實地農作栽培,內容相當多元與生活化,使同學們在修課後能落實在生活中實踐人類、植物、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相處之道。【資料提供:劉麗飛教授】

上一頁1│2│
ENGLISH 行政組織 認識台大 服務資源 研究發展 常見詢答 學術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