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_標題 主選單
校園焦點標題
:::

臺大醫療團隊成功研發子宮頸癌疫苗 可望有效預防癌症

 長久以來,子宮頸癌在目前國內婦女惡性腫瘤罹患率排名第一,對國人健康影響甚鉅,而傳統手術、放射線療法或化學藥物療法等治療方式,或多或少傷害到正常的細胞。目前研究顯示,子宮頸癌的發生與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的感染有關,因此以人類乳突病毒為標的來預防和治療子宮頸癌將成為治療的新模式。

 今年11月5日至10日,臺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暨臺大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鄭文芳,代表臺大醫院研究團隊參加第18屆世界婦產科大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 Obstetrics, FIGO),並於會中發表子宮頸癌疫苗最新研發成果,未來子宮頸癌可望更簡便迅速地提早發現,提早治療。

 鄭文芳醫師研發團隊所研發的子宮頸癌治療型疫苗,包括蛋白質疫苗、DNA基因疫苗和細胞治療,其中DNA疫苗治療成果相當顯著。研究人員在鼷鼠尾靜脈注射癌細胞,模擬子宮頸癌轉移到肺臟實驗,並於注射癌細胞後七日,再幫這些人工致癌的鼷鼠注射疫苗,實驗結果發現未接種疫苗的鼷鼠,卅五日後兩側肺臟平均長出一百多顆大小腫瘤,打疫苗的實驗組則絕大多數沒有腫瘤。

鄭文芳副教授(左2)與恩師謝長堯教授(右3)及實驗室同仁
鄭文芳副教授(左2)與恩師謝長堯教授(右3)及實驗室同仁合照。

 鄭文芳醫師表示,DNA疫苗可誘發「毒殺T細胞」,對罹癌鼷鼠有治療效果,對健康的鼷鼠則有預防作用。目前此項研究已完成動物實驗並申請人體試驗中。未來若順利完成人體試驗,可望更進一步提高子宮頸癌防治效果。

 鄭文芳醫師今日卓越的研發成果,奠基於過去以來持續不斷的努力與付出。他早期以觀察子宮頸癌之血管新生現象為研究的中心主軸,在謝長堯及謝豐舟兩位教授的指導下,鄭文芳醫師研究發現腫瘤血管新生的指標「Vascularity index」。這種經由能量都卜勒超音波診斷腫瘤血管分佈的情形,再加以影像處理所得到的參數,被證實與子宮頸癌病患的預後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

 上述嶄新的診斷技術能有效評估病患的預後,但對當時子宮頸癌病患的治療方式,並未給予太多幫助。因此,鄭文芳醫師在取得博士學位後,隨即在臺大醫院的指派下前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吳子丑教授實驗室擔任博士後研究員,進行更深入的癌症預防和治療的研究工作。

 由於人類乳突病毒的感染為子宮頸癌發生的重要因子,從腫瘤免疫學的觀點,在生物體生長及發育的過程之中,免疫反應是有機體正常調節機制之一,也是一種主動的生理過程。免疫系統能保護宿主免於受到外界如微生物或病毒等病原體的感染,有效辨識外部的侵入者或是其他外部抗原的侵入,並產生免疫反應去對抗這些外部抗原對宿主的可能刺激。

 對抗病原體的免疫反應,還可以細分為主動性及被動性兩種反應。主動性免疫反應意指免疫系統在抗原預先接種後,宿主本身自行產生的免疫反應,如天花疫苗乃因事先對宿主施打少量的抗原,進而形成長期記憶性的免疫反應,個體未來如果再次接觸到相同或類似的病原體時,本身會產生增強的免疫反應以對抗病原。被動性免疫反應則是因宿主接受抗體注射所引發。例如,新生兒可以經由母親的哺乳所得到的抗體。與主動性免疫不同的是,被動性免疫雖可以得到立即性的免疫效果,但是無法產生免疫記憶。因此,若能從致病原的預防、清除,也就是從疫苗的發展著手,甚至進一步的增強免疫能力,應有機會治療子宮頸癌這個危害婦女甚鉅的疾病。

│1│2下一頁
ENGLISH 行政組織 認識台大 服務資源 研究發展 常見詢答 學術單位